2018-03-05 23:06:10 星期一
詳細內容
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
時間:2022/9/26 8:38:50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五點倡議,其中第四點倡議是加強人文交流。他指出,文明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進步。我們要深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媒體、廣電等領域合作,繼續辦好青年交流營、婦女論壇、民間友好論壇、傳統醫學論壇等品牌活動,支持上海合作組織睦鄰友好合作委員會等民間機構發揮應有作用。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邀您一起學習。


當地時間2022年9月16日,習近平在撒馬爾罕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

  我們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類文明多樣性賦予這個世界姹紫嫣紅的色彩,多樣帶來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產生進步。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

 

  人類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經歷了疫情洗禮,各國人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要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反對任何形式的“新冷戰”和意識形態對抗。國與國相處,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挺在前面,動輒對他國頤指氣使、干涉內政不得人心。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2021年4月2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視頻主旨演講


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

  我們應該堅持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樣的理念,讓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交相輝映,編織出斑斕絢麗的圖畫,共同消除現實生活中的文化壁壘,共同抵制妨礙人類心靈互動的觀念紕繆,共同打破阻礙人類交往的精神隔閡,讓各種文明和諧共存,讓人人享有文化滋養。

  ——2017年12月1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2019年5月15日,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展、得以進步的。我們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

  ——2022年5月27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進行文明相互學習借鑒,要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

  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進行文明相互學習借鑒,要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堅持取長補短、擇善而從,講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圇吞棗、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堅持開放包容。主張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諧共處、互學互鑒,倡導文明對話、求同存異,愿同更多志同道合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伙伴關系和發展互利合作。

  ——2022年9月16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的講話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_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_天天摸天天添天天爱_在线视频网站www色